日前,泰興獲,2019年度江蘇省“土地執法模范縣(市、區)”,不僅是泰州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市(區),更拿下泰興在該榮譽上的“首秀”。這份成績來之不易,每一份優異的成績單背后,都離不開每個人的辛苦付出。視頻巡查人員使用本人用戶名及密碼登錄國土資源綜合動態智能監管平臺,逐一打開視頻,進行全面巡航、重點查看。 需要對已批準地塊的實際用地面積、范圍、用途進行現場核查和對違法用地進行調查取證的,視頻巡查人員應提取相應的影像和圖片證據,交辦案人員核實查處。…… 這是土地執法視頻巡查工作流程,張貼在泰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濱江分局的醒目位置。通過運用遙感傳感器技術、遙測遙控技術、通訊技術、視頻實時傳輸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有沒有違法用地行為,工作人員在就電腦前就看得一清二楚。 建立了數字化智慧執法體系,他們還不斷加強日常巡查監管。江蘇怡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豐深有感觸:“在我們企業建設之初,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第一個幫助我們辦理完成土地手續,目前我們在建設階段,分局負責人會不定期來指導我們土地使用。” “我們建立了‘衛片執法+實時監管’的綜合平臺,充分發揮‘慧眼守土’平臺和違法違規用地實時監管信息系統的功能,采取實地巡查與視頻巡查相結合的方法,全方位、多渠道發現違法違規用地,及時發現、快速制止、迅速處置違法行為。特別是在項目用地規劃選址、批后建設和竣工報驗等環節,加強指導監管,避免企業因未批先建、少批多用、違反規劃等受到行政處罰、拆除整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全力保障轄區內大項目、好項目順利合法落地。”泰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經濟開發區分局局長趙建軍說。 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土地“零違法”目標,市自然資源系統將土地執法變成一項“一把手”局長親自抓,監察大隊和分局牽頭,系統三百多人參與的全局性工作。2019年,利用機構改革契機,繼續充實執法隊伍,設立三個執法中隊;強化自然資源分局職責,推動執法重心下移,配強一線執法人員,配齊一線執法終端,注重一線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確保違法違規用地問題“發現在初始、解決在萌芽”;調整執法思路,從“事后查處”向“事前防范”轉變,著眼于事前防范事中監管,對新增違法用地實行“零容忍”,把大量工作做在違法行為發生前,從源頭上減少、控制新增違法用地。 ●大棚房整治交辦項目整改率達100%, ●殯葬用地整改交辦項目整改率在85%以上, ●新增違法用地發生率較2018年下降50.4%, ●全市各類專項行動交辦拆除違法用地、衛片交辦整改違法用地項目、違法用地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內上報拆除項目更是全部拆除到位…… 得益于嚴格執法,2019年,泰興市不僅交出漂亮成績單,更為依法集約用地注入了活力,加快了園區產業鏈的集聚。 “模范市”的榮譽雖然已經獲得,但在泰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陳中看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